教师在书写教案的过程能够帮助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指导工具,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浓浓的亲情。
2、探究、品味,了解文章多样的美。
3、增强感恩意识,珍爱亲情。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探究、品味文章意境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
唤醒感恩意识,激发珍爱亲情的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情境熏陶法;听、说、读、写训练法;自主、合作探究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为妈妈洗脚”广告片)
疲惫的妈妈仍不辞辛苦地为母亲洗脚,稚气的儿子也端来了一盆水,泼泼洒洒蹒跚走来,一声“妈妈洗脚”感动了多少敏感的心。生活的细节,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演绎着深沉的爱。散文《散步》,质朴地展现了牧歌式的情景,同样感动着你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散步》。
二、正音、释词
嫩芽 ( nèn ) 熬( áo )
霎时 ( shà ) 分歧 ( qí )
拆散 ( chāi ) 水波粼粼 ( lín )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三、整体感知
听朗读,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明确:“和美”。
四、朗读、探究
1、朗读课文1-4段:
(1)、问题探究一:“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
(2)、情景设想:第2自然段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3)、问题探究二:第4段写了哪些景物?你感悟到了什么?
明确:景物: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感悟: 蓬勃的生机,珍爱生命。
2、轻声朗读5-7段,思考下列问题:
a、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b、“我”是怎么解决的?
c、结果又是如何?
d、假如你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3、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a、齐声朗读
b、问题探究:
(1)、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明确:“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写出了“我”和妻子的慎重态度,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明确: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
五、美点寻踪
由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导入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请同学们以“我认为……很美,例如……写出了(表现了、抒发了等)……”的句式来说一说。(可以从词、句、景、情、写作手法等方面来谈)
明确:人性美、意境美、语言美等。
六、课文小结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兴的旅行。
七、抒写亲情
看到这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的场面,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起了感情弦,心中也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
请写一段50字左右的温馨短语,表达你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感念之情。
1、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几人朗读自己所写的温馨短语。
八、布置作业
1.真诚行动:
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节日来临时,别忘了给亲人送上温馨的祝福。
最后,在低音播放《常回家看看》歌曲声中和教师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这句话中结束教学。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读、述课文,进而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和表达能力;
2、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领会童话的写作特点和深刻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由“大典——盛装”引出《皇帝的新装》,并简介作者、作品。
作者简介(参考):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二、速读课文并简述
在小组或同组互相简述的基础上进行班级简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概述能力及表达能力。)
三、观看动画影片,进一步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增强感观,引发学生兴趣,进一步感知课文,抓住要点。)
1、上当受骗的主要有哪些人?
(预设结论:皇帝,老大臣,诚实的官员,百姓)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预设结论:因为“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四、问题探究
要求: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不求答案统一,只要表达观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将所学所知同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现实贯通。同时,通过这个环节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从而深刻领悟文章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品质。)
1、你是如何评价皇帝、大臣和百姓的?从文中找出根据加以说明。
(重点分析皇帝这个人物。可以“一个?的皇帝”或“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的人”这种句式进行。)
(预设结论:愚蠢,虚伪,狡猾,极端奢侈、腐朽,胆小怕事、圆滑、自欺欺人,怕被嘲笑……)
2、后来,一个小孩最先说出了真话,说明了什么?
(预设结论:说明小孩敢说真话,天真,诚实,纯洁……)
3、你怎样理解故事的内涵?
(预设结论: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统治阶级愚蠢、虚伪、昏庸、腐朽的本质,批判了说假话的世风,赞扬了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4、假设你当时在场,你会怎样做?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碰到过不说真话的`情况?
(预设结论:可能有学生说自己会站出来说真话,有可能有学生会说不敢。多数学生肯定都会遇到“说还是不说”的情况。至于如何做,可能有些同学不会讲真话。这一问题,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站出来说实话。
教师顺势小结:
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新装”,刻画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就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了。
五、拓展延伸(机动)
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述一下皇帝穿着新衣游行时装模作样的丑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不脱离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分角色朗读(机动)
方法: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要求: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在把握课文内容及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七、布置作业
1、思考:对于文中骗子行骗这一行为,你是如何评价的?(多角度)
2、写作(二选一):
(1)、大胆想象,为课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描述游行以后发生的事。
(2)、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述一下皇帝穿着新衣游行时装模作样的丑态。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细致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词写句,并连成段。
2、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并能将讲述的故事用通顺的语言进行描述。
3、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品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细致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词写句,并连成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课后我们将选出我班看图写话小能手,你们有信心写好吗?
二、看图说词语。
1、(课件)出示图片:
师:请你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想到的词语。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你们一定能完成这次写话训练。
三、看图写话指导。
师:在写话之前,我们要了解写话的要求。
出示写话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意思连起来写一写。
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有什么要求。
师:在黑板上板书:时间、地点、动物、事情、想像。
师:在写话前,我们要仔细观察图画,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一)指导观察图画。
师:我们的观察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
师:观察整幅图画,你能给这幅图定个题目吗?请你把它写在练习本上。
生:学生汇报。
师:看了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想出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一说。
学生说。(有一天)
师: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请你说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学生说。(平板电脑旁)
师:图上有哪些动物?
生:猫和老鼠
师:图上的老鼠在做什么?请你说出来。
学生说一说。(玩电脑)
师:这时猫在哪里?
师:想一想老鼠此时的心情怎样?
(二)指导写话。
师:下面我们进行写话训练,就以《猫和老鼠》为题写一写。
师出示例句:
有一天,老鼠在()玩,老鼠正玩得(),这时,电脑里(),老鼠见到猫,()。
师:说得真好!
师:让我们一起读例文。
生:齐读。
师:写完整一段话,要注意交代清楚什么?
生:看板书说一说。(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四、学生看图写话。
1、写话。
2、师巡视,并指个别指导。
3、指名读一读写的话。
五、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可认真啦!学到了看图写话的好方法,让我们说一说看图写话要注意什么。
生:看板书说一说。
师:同学回家后,继续写好看图写话,我们下节课评出看图写话小能手。
成功之处:
1、本练习的加大了识词、写字在教学中的分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学会半包围字的写法。
2、本课积累了一些词语、名言佳句,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学会背诵。
不足之处:
练习应该尽量放手给学生去做,教师适当地点拨一下就好了,而不是老师领着讲和做。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篇4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女wā( ) 澄chè( ) jué( )起
chān( )合 泥niē( ) mián( )延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a.草木丛生的样子。 ( )
b.形容本领十分高强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多。 ( )
c.形容非常愉快、高兴的神情。 ( )
d.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 )
3.文中方框处依次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a.,。,。—— b.,;,。—— c.,。,。: d.,;,。:
4.女娲造人的目的是
( )
a.女娲想让人类叫她“妈妈”。
b.女娲想让世间不再荒凉寂寞,想叫天地间更加生气蓬勃。
c.女娲闲着没事,用泥捏自己的形象消磨时光。
d.女娲想造出人来管理宇宙。
5.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请归纳各部分大意。
①第1~2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3~10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11~16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17~18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过关
女娲造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传说是人面蛇身,创造了人类)抟(tuán,把某种东西揉成圆形)黄土作人。剧务(工作剧烈繁重),力不暇供(用上所有的力量还来不及供应),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者,引縆(gēng,粗绳索)人也。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1.用白话文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者,引縆人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记载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在这则神话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大胆合理的想像,丰富补充了哪些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娲澈 掘 掺 捏 绵 2. a.莽莽榛榛 b.神通广大 c.兴高采烈d.灵机一动 3.d 4.b 5.①为什么造人 ②怎样造人 ③怎样造更多的人④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
1.所以富贵之人是用黄土做的;贫*的人,是用泥绳形成的 2.女娲造人3.补充了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确定人的形象,第一个人被造出来后的情形以及女娲怎样想办法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等内容
?提示】
“点将过关”第1题:“……者,……也”是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应该用判断动词“是”。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出现的1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十个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并能将自己所想的表达来。
3.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做一个自信、能干的孩子,并能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能将自己的想象大胆的写出来。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小朋友,也做一个自信、能干的孩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词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趣味识字,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我小时候一直相当一名老师,平时就模仿老师的样子,没人的时候就悄悄的跑到讲台上学着老师的口气说话,我想那就是一个小孩子的梦想吧!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
2.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也有一个梦想,想知道他的梦想是什么吗?板书:小作家
3.齐读课题,想知道什么?
二、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分出自然段,并讲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带有生字的词获句子,及时正音。重点指导:印、奶、拧的发音。
3.自学生字:
(1)自己练读;
(2)同座互读,并交流自己记字的好方法。读的好的在书上画个笑脸。
4.检查学习情况。
(1)带拼音读生字。
(2)去拼音读生字词,交流记字方法。
(3)游戏:你指我猜大家读。
(4)指名分节读文,重点注意字音的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读课文,从哪看出来我想当一名小作家?
(晚上爬起来写童话、做的梦。)
2.学习第一段,自读第一段,从这段里我知道了什么?
3.指导朗读第二句话,重点抓住:悄悄地、轻轻地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4.师读:写完后,放进我的书包里。这时,窗外闪耀的星星正向我笑呢!
5.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
6.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7.我将写好的童话怎样处理的呢?下节课再接着学。
四、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观察今天要写的两个字,自己书空着写一写。
2.学生提出较为难写的字,老师范写。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