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范文网 >个人总结

读莫言小说读后感5篇

读后感写的好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字水平,为了记录自己内心的感悟,我们可以将读后感写完善,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莫言小说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读莫言小说读后感5篇

读莫言小说读后感篇1

看完了莫言的《蛙》,不愧是获奖作品,写的很好,对人物、事件的描述,生动、逼真,像是把现实的场景做了特写放在了你的面前。这个作品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中国计划生育在群众生活中、在历史中做了真实的记录。

因为我了解到一些计划生育的实际情况,这部小说并没有夸张,而现实情况其实更加夸张。对计划生育这件事情,很难进行褒贬,对个人绝对是惨无人道,但是对国家看起来像是好的,事实上究竟是不是好的,历史与未来也难以评判。但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对根的延续这种情节,又那么特殊,它并不是愚昧或者封建,而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图腾。通过计划生育这个主线,又描述了人物心理,以及相关的社会变化。在平实的文字下,却充满了各种讽刺。

尤其是老同学见面的寒暄与对白,太常见了,平时里,人们真的就是这样说话,但是在这本书里,看起来却是那么讽刺,感觉人与人之间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后面的话剧,一幕一幕,显得更加怪诞与意识流,也扣住了主题“蛙”,这个粘腻与怪诞东西,与计划生育之间莫名其妙的关系,让人感觉计划生育像蛙一样奇怪、粘腻、甚至恶心,可能这个是对计划生育这件事情无法诉说的形容。

姑姑这个形象,是那个年代很多正面人物的理想代表,人们那时的理想就是要做一个她这样的人,作品表达了不同历史背景下,人物命运的变化。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人的命运,人的思想意识又来自外界对她的灌输?这个就是人物的悲剧人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人即便有一些独立思考能力,这个能力也是微弱的,更加容易受到影响和左右。真是个奇怪的世界,时代与人物彼此构造对方,人物有时厌恶这个时代,想摆脱这个时代,又依赖这个时代,又构成了这个时代,最终实际上还是最喜欢自己的这个时代。

总之可以回味的地方很多,好的作品就是这样,越想,就越觉得,好棒。

读莫言小说读后感篇2

我终于在暑假读完了《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它的细节和它表现的丰富的想象力。作者的描写功夫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他在描写一个场面的时候,所想象和感知到的环境的颜色、气味,人物当时神态,都会有细致入微的描述。他的描写是全方位的,调动了他所有的神经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以及经他个人处理过的独特的感受。如对上官鲁氏生孩子时的描写“一声终于忍不住的嚎叫从她嘴里冲出来,飞出窗棂,起起伏伏地逍遥在大街小巷,与司马亭的喊叫交织在一起,拧起一股绳,宛若一条蛇,钻进那个身材够大。”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上官鲁氏的勇敢,肉体的痛苦,怕生不出男孩的惶恐,都在这一声嚎叫声中释放;如对孙大姑杀鸡的描写“一把拽住那只生着黑红尾羽的大公鸡,轻轻的抚摸着它,撕下公鸡尾上的翎毛,捏起那把耀眼的柳叶般的小刀,轻轻一抹,鸡的喉咙便豁然开朗。”突出了孙大姑的沉着,干练,透着一些冷血;再如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勾勒出一副副硝烟滚滚,断壁残肢,尸横遍地,血肉横飞的画面。

在这部作品里,懦弱的上官金童和坚强的女性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莫言说,上官金童是他的精神自我,上官金童的懦弱,是每个像他这样的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弱点。

作品中多次提到上官玉女的美丽的微笑和她漂亮的外表,这引起了我的注意。莫言在描写别的女性的时候,虽然主体是写她们的坚韧和伟大,但也都或多或少都写到了她们不干净的一面,唯一不同的是,他在描写玉女的时候,提到的都是她的美,她的与世无争,她的纯洁。或许上官玉女代表着女性的无暇的一面,因为她是瞎子,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污浊;又或许她是被忽视的那一个,象征着女性的美好纯净的一面常常被世人遗忘。在整部上官家族中她可能是着墨最少的人物,确实最干净、最惹人怜爱的人物。

文章的最后,作者通过上官金童的想象,将“乳”描写成“矗立在天地间的第一座高峰”,最直接地表现女性的伟大,就连太阳和月亮也无法比拟。这是对作品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母亲的最高赞美。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讴歌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的作品。

读莫言小说读后感篇3

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把《蛙》读完,实在地觉得是部引人入胜的好作品。姑姑、蝌蚪、小狮子、王仁美等人形象跃然纸上,个个角色或浓妆或淡抹几乎都诠释地恰到好处。小说到最后,也讽刺地写出了社会的畸形。在中国乃至放眼世界,生殖崇拜都是一脉相承的。计划生育稍稍地阻挠了这一脚步,但是只要国家在进步,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这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就源源不断。

小说把镜头定格在了农村,更加突出了这一矛盾。通过蝌蚪与日本作家的来信来贯穿整个始终,虽然比较传统,但也很好地引出了姑姑这条线。特别是姑姑在小说中多次不同场合不同语气,每每搬出与日本人作斗争的事情,让人会心一笑,可爱与可悲。比照现实,周遭也存在很多这样的人,一件事从小讲到大,每次都能恰如其分的表达。而故事的开始就新颖逗趣地写到“命名”。名字在每个娃娃身上,可真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如此重要的事,在高密乡这个地方,居然以如此普及如此诙谐的形势存在,好像我们小时候随口给别人起的外号。

故事从一开始的阴暗到后来的荒诞,只是从蝌蚪与小狮子的来回高密乡就完成了,又通过堂吉诃德来串烧,虽然我觉得衔接有点困难,尤其是蝌蚪性格的变化让人惊讶,作为一名军人,怎么会被一小破孩追跑,而这人早前还能用军人的身份劝架?总之,最后我觉得是愈往荒诞发展,可通读下来,也能与现实接轨,不得不说现实与荒诞也许只隔一线。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那部《百年孤独》,通篇的荒诞奇幻,真真假假,演绎了触目惊心的现实。

总之,这也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小说,值得一看。

读莫言小说读后感篇4

看书,或者看小说之类的书,对我来说可有可无,只是我上厕所或者躲在厨房抽烟时的一种消遣,其他时候我不看书,有我更喜欢的事情吸引我,尽管如此我还是看了挺多的书,比大部分人看的书(当然不是网络上那些哄小孩的书)还要多。

我读过一遍《丰乳肥臀》,收获一些东西,当然很朦胧的感觉。我不想刻意的再读一遍,把我的一些模糊的认识加以验证或者加以校正,太费神了,我不喜欢。或者突然啥时候我没书看了,会再读一遍吧。

接下来我要讲的就是我的那朦胧的看到的一些东西。上官金童的时代是一个比较混乱的年代,各种人、各种势力往来冲突,相互撕扯。金童和他的母亲、姐姐亲人们在夹缝中艰苦求生。

有人看了这本小说觉得:上官金童,是上官家的希望,是母亲和八姐妹的希望,可那希望到底是什么?上官金童也是读者的希望,蒙蒙胧胧的希望,可那希望是什么?读完全篇心里有了一种郁闷之感……

上官鲁氏为了给上官家延续香火,必须得生孩子,必须得生男孩子,当然他的老公没有生育能力,这怎么办?只能找别的男人了,粗俗的说法就是借种。种子的成分不一,有土匪、恶霸、和尚、流氓啥的,我记不得了,当然还有洋人,当然在向洋人借种以前借的种子发芽了,可惜不管用,因为生的都是女孩,这里没有歧视女孩的意思,女孩不符合延续香火的这一需要。最后上官鲁氏借了洋神父的种,成功了!生了个男孩和瞎眼的女孩!上官金童是外来的,很脆弱,还水土不服,养的不容易呀,好不容易长大,还没出息,还被关了十几年的牢房,感觉上成了一些人的玩物。

上官金童的那些姐姐,有好的,有坏的,但都没有留在本地,都跟着土匪或者那啥或者那啥跑了,根本就不爱这个家,这个地。当然也有伟大的为了这个家族而甘愿堕落红尘的姐姐。

上官金童到底是个啥玩意?为什么他的父亲是外国人?算了,我还是别瞎叨叨了,让有水平的笑话我。

读莫言小说读后感篇5

陈旧的书签早已卷了边角,黄了边缘,莫言的《丰乳肥臀》这本书在我不经意放在角落后又重新拾起,我重新进入了抗日纷争年代,再细细品味了上官一家的几十年悲欢离合,起起落落。这天下午天空灰蒙蒙,我终于合上了这本小说,也意味着我已经陪着莫言笔下的人物穿越过生生死死,穿越过纷争尘世,最后尘埃落定。

飞鸟在天空盘旋低飞,我带着丝丝眷恋又在脑海中重新过滤了起《丰乳肥臀》的片段。他们一个个人物在我眼眸里跳跃着,演绎着这多年来的悲欢;他们又在我耳边低语着,述说着他们已经走过的路有多艰辛。此时的上官鲁氏变成了高密乡大地的一捧泥土,而逝去的灵魂又飘荡在东北的天空中幻化成白色的飘絮飞向远方。我放不下他们,即使我知道那只是莫言小说中的人物,但我释怀不了,放不下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他们的一言一行仍刻画在心里深处。也许到了哪天我容颜已逝,还能想起那些漫长无际的时光中陪伴我的那本书。

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了解身为若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笔下的小说人物究竟有多大的人格魅力,但随着我的阅读深入,我才能慢慢体会到他对故乡的怀念,对社会的评判以及对人性的剖析。

文章是以东北高密乡为背景,高密县安静尘封的生活环境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同时当地人们的思想非常封闭不过仍保留着质朴的品质。小说叙写了一系列发生在上官家的故事,而男主角便是上官家的儿子——上官金童。他在小说里是一个“极度恋乳”的人物形象,同时他的怯弱又和他母亲的刚强形成强烈的对比性。故事从上官金童与上官玉女的出生作为开端,上官鲁氏在生了七个女儿后终于生了一个男孩子,但是仍然受到婆婆上官卢氏的_,可见在当时的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多么严重。莫言写这本小说的本意是缅怀他去了天堂的母亲,贯穿整部小说的也是母亲形象,上官鲁氏真是给我太多的震撼了,她默默忍受着家庭暴力,曾经愤世嫉俗过,堕落过,但她对亲人的爱始终不放弃。一个坚强的女子受过命运的摧残,在飘摇的年代中一直保护家庭,用她瘦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的希望。小说有一幕是在饥荒年代,上官鲁氏利用自己的胃偷大麦豆子之类的食物给她女儿和外甥吃,读到那里我记得我是泪流满面的,我不能想象到她的心究竟得多强大才能做到这样偷食物来喂养她的家人。每次呕吐伴随着血液,再把食物洗干净给家人吃,用满是伤痕的心来挽救整个家庭。我的心为她的良苦用心感到忧伤,我用低声的啜泣跟随着她的人生。她的心弦纤细如丝,她的爱可以包下整个高密。记得上官金童出狱后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直生活在地狱的人才知道地狱并不痛苦,反而是那些经历过天堂的人才能体验到地狱生活的痛苦不堪。我试着把自己融入小说中,上官鲁氏面对着众多人不堪的污辱后,还得眼睁睁看着自己爱的人从楼上跳下来,心爱的人霎时间成为一朵鲜艳的红_,永远,永远地活在她心中。

让我不懂的是上官金童一辈子爱过除了他母亲之外的哪个人呢?是那个在他辉煌时期把他拉到万丈深渊的说俄语的女孩吗?还是那个让他坐了15年牢,并且死后缠绵的龙青萍呢?抑或是在中年时代重遇的独乳老金?真是一个太讽刺的人生,从没经历过青春年华就突然到中年时代的一个人生。到了小说最后,上官金童躺在母亲的坟墓前还是在思考着他的人生,一生的恋乳怪癖,一生的跌宕起伏~~~

在改革开放后,消失了30年的一个小说人物出现了,她名字为沙枣花,是上官家大女儿的女儿。她的出现给我很大的震撼,特别是当他们都已经步入中年时代末尾巴时,51岁的沙枣花重回故里寻找当年和她一起出生入死的司马粮。可是让人心酸的是沙枣花用一面镜子当做一生的信仰追求来追寻最初的爱人时,得到的却是自己信仰的崩塌与生命的终结。也许那个年代就是这般现实,所有小时代中的美好都随着没落的年代倾覆在时间轴上,不可重新演绎一遍。等待了30年的相遇却是这样不堪一击,等待的是伊人憔悴,被冷藏了半个世纪的鲜花一离开她爱的大地便凋谢了。

在慢慢品味如歌如泣的语言中,在细细感受爱恨情长的文字中,笑也好,泪亦纷,都只是沧海里的一颗尘埃。他们都留在那个年代,留在我记忆深处偶尔的怀念。故事到这里已经画上休止符,浮世的悲哀也随着时间渐行渐远。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5篇

大学读活动总结6篇

2023年读好书活动总结7篇

读课外书活动总结模板6篇

云共读活动总结7篇

读好书读书好活动总结7篇

大阅读活动总结8篇

大阅读的活动总结推荐6篇

读体育工作总结精选6篇

读课外书活动总结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324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