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范文网 >教师总结

小学数学0教案精选6篇

只有依据教学进度写出的教案才是有意义的,相信作为教师来说制定教案已经不再陌生了,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数学0教案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数学0教案精选6篇

小学数学0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课本7677页内容。两步运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体会类比思想。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彩色纸条。

学具准备:

彩色纸条。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让学生说一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同桌之间,找一找,说一说。

说说一共指的是谁和谁一共。

求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就是用青青吃的蚊子数加上蛙蛙吃的蚊子数。

2.解决问题

可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学生列式。

四、巩固练习

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

学生独立找解题所需要信息,并试着解答。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0教案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70-7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重迭、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用一用、想一想,从实际生活中形成面积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戏引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张纸,如果咱们要在这两张纸的面

中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你想选哪张纸?为什么?

2、师小结:纸的面有大有小。

二、探究新知

(一)揭示面积的概念

1、 出示实物,引导观察

(1)出示一本数学书和一个练习本,先用手摸一摸它们的封面,再比较一个它们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

(2)组织学生汇报比较的结果。

(3)你再摸一摸课桌的面和铅笔盒的面,它们的大小有什么不同吗?

2、师小结:刚才通过我们的摸和看,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师板书

3、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那我们以前还认识过一些封闭图形,比方说:“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出示课件)那这些图形有大小吗?(生汇报)

4、师小结:对,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5、揭示面积的概念。

物休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引导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现在,你们每人小组都有两张不同颜色的彩纸,这两张彩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生汇报)

2、师:对于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刚才大家有三种猜测,那么到底哪种猜测是正确的?你有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3、组织交流

师: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图形呢?不一样大的图形行吗?(生汇报)看来在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时,一定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4、引导动手操作,实际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这两张纸的面积到底谁大谁小?(生汇报)

5、 揭示面积单位:

(1)的确,为了方便,人们就统一用正方形做为面积单位,(板书:正方形)

可是,正方形有大有小,那究竟用边长是多长的正方形来做为面积单位呢?

(2)生汇报,师板书: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 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3)小结:同学们,这里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就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面积单位。

6、 认识面积单位

(1)下面,我们就先认识平方厘米,好吗?

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找到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把你找到的1平方厘米都举起来看一看。

(2)同学们,看一看,再想一想,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3)认识平方分米:

你们能不能从学具袋中找出面积是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呢?找找吧,把你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同桌互相交换交换,看看,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在呢?好,睁开眼睛,你们能用手来比划比划吗?

(4)例举生活中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的实例。

(5)认识平方米

① 现在我们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那1 平方米,也就是边长 1米的正方形会有多大呢?同学们,你们想看看吗?(老师出示1平方米的纸)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② 找四名同学上台1平方米。

③ 例举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米。

7、 揭示课题,并板书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认识了面积单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三、 巩固练习

1、 数学书76页第1题

2、 数学书76页3-4题

四、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汇报)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只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你会发现更多的数学奥妙!

板书设计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边长 面积

面积单位:正方形 1厘米 1平方厘米

1分米 1平方分米

1米1平方米

小学数学0教案篇3

复习内容:

总复习部分内容及补充内容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复习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复习过程:

复习乘法口诀:

齐背乘法口??

根据"四六二十四"这句乘法口诀,能说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吗

复习乘除法的意义:

1、问:46=24表示什么意思

24÷4=6表示什么意思

师小结:46=24表示4个6相加或者6个4相加得24。

24÷4=6表示24里面有几个6或者把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问:在46=24中,"4"叫什么"6"叫什么"24"叫什么

问:在24÷4=6中"24"叫什么"4"叫什么"6"叫什么

巩固练习:

1、完成总复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赛一赛谁做得又对又快;

指名说个别题是如何算的;

集体订正;

2、完成总复习第2题

a、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

b、指名回答,集体核对;

课堂作业:

1、口算册。

2、根据"七八五十六"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说出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小学数学0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3.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废塑料的危害,小组自主讨论交流,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在学具操作中,会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品的.危害吗?你能看图说说图意吗?

出示“回收废品”情境图。

二、互动解疑

1.让学生说一说废品的危害与回收利用。

从图中三名学生收集的废塑料的数量,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这些问题你能不能解决呢?

2.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做的都不错,谁能给大家说说吗?

你提出的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三、启思导疑

1.你能摆一摆小青收集的塑料袋个数吗?列式子计算。

让学生在摆小棒过程中,知道是与哪个数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把操作活动用算式记录下来。

2.看图摆一摆,算一算。

四、实践应用

1.算一算。

小红折了42只幸运星,小英比小红多折了6只,小英折了多少只?

2.在给希望小学捐书时,一(1)班捐了42本书,一(2)班再捐12本就和一(1)班同样多,一(2)班捐了多少本书?

3.计算。 42+34 34+5 56-21 40+25 65-2 78-60 6+32 59-4 24+17

4.看图提问题,并写出算式和答案。

(1)大象:我比小鹿高14厘米。

(2)小鹿:我的身高是65厘米。

(3)小兔:我比小鹿矮11厘米。

(4)熊猫:我再长4厘米就和小鹿一样高了。

五、总结评价

我们请两位同学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谁愿意试一试?

小学数学0教案篇5

1、认识图形

例1下面五个图形中,哪一个与众不同?

①②③④⑤

解③号图的四条边长度不同,是一般四边形,其他四个图形的各边都相等,都是正多边形.

例2用一副七巧板可以拼成许多有趣的图形,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些都代表什么图形?

下面是一副七巧板,它被拼成一个正方形.

其中,是三角形的有_,是平行四边形的有_,是正方形的有_,它们都是基本图形.

①②③

解①骆驼②狗③仙鹤

2、图形的计数.

例3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解我们在数数时,总是按照一定顺序数,1,2,3,…,从小到大,而且每次加1.

一段为一条的有4条;

两段为一条的有3条;

三段为一条的有2条;

四段为一条的有1条.

一共有4+3+2+1=10(条).

例4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角?

解6个.

①②③

④⑤⑥

例5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解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

一个一个有4个;

两个合为一个一共有4个.

四个合为一个一共有1个.

所以共有4+4+1=9(个)长方形.

例6数一数图中有西红柿的正方形有几个?.

解先数单个正方形,有西红柿的正方形有1个。再数四个正方形合成的`大正方形,有西红柿的大正方形有4个。最后数由9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有1个。所以1+4+1=6,有西红柿的正方形共6个。

例7数一数图中共有几个小正方体木块?

解从上面先数,第一排有2个小正方体,再数第二排有4个小正方体,最后数第三排有6个小正方体,所以2+4+6=12,有12个小正方体。

三.达标测试

1、数一数,图中共有_条线段.

2、下图一共有_个角.

3、下图中共有_个三角形,_个正方形.

4、找出只含一个圆圈的正方形的个数。

()个

5、右边的图形是由左边的积木垒出来的,左边每堆各有多少块积木?右边的图中有几个是看得见的?几个是看不见的?右边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你能数出来吗?

()块)()块看不得见()块

看得见()块,一共()块

6、数一数,图中共有几个小正方体木块?

()块

四.家庭作业

1、考眼力,哪幅图是大长方形中缺少的那一块?用"√"表示.

2、数一数下图中三角形的个数。

()个三角形

3、数一数,算一算,下图中有几块积木?

()块

小学数学0教案篇6

1.题目设计

2. 题目解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2023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小学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精选5篇

小学数学加与减教案优质5篇

小学数学课程教案5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7篇

小学数学加与减教案5篇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精选5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7篇

小学数学教师班工作总结精选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371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