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范文网 >教师总结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6篇

一份全面具体的教案是能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大家在写教案时一定要做到先分析才行,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6篇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篇1

学目标: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4、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5、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锋(刀锋)(锋利)

蜜(采蜜)(蜂蜜)

蜂(蜜蜂)(黄蜂)

幕(开幕)(闭幕)

扫(扫地)(打扫)

慕(羡慕)(爱慕)

墓(扫墓)(墓地)

抄(抄写)(抄录)

炒(炒菜)(吵闹)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学生动手连线。

4、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5、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6、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 不言不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 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2、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

3、选两个说一句话。

4、全班交流。

5、读句子。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6、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

7、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

8、补充句子。

(1) 天空飘着 气球。

(2) 池塘开满 荷花。

9、学生汇报。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我爱阅读: 骑驴

1、 读一读。

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孙子骑着小毛驴,到北村去找朋友。

刚出村子,迎面走来一个中年人。他自言自语地说:“两个人骑一头小毛驴,快把驴压死了!“ 老爷爷听了,立刻下来,让孙子一个人骑,自己在旁边走。

没走多远,一个老人看见了,摇摇头说:“孙子骑驴,让爷爷走路,太不尊敬老人了!” 老爷爷连忙叫孙子下来,自己骑上去。

又走了不远,一个孩子看见了, 很生气地说:” 没见过这样的爷爷,自己骑驴,让孙子跟在他后面跑。” 老爷爷赶紧下来,和孙子一同走。

他们来到北村,几个农夫看见了,说: “有驴不骑,多傻呀!” 老爷爷摸着脑袋,看看孙子,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2、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

3、 讨论:老爷爷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为什么?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从前,有一条河边有座寺庙。一天,庙前两座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几年后,寺庙里的和尚到哪里能找到这两座石兽呢?(同学们如果预习了文章,就知道是上游)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新知探究

1、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朗读课文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两遍,做到朗读无障碍。

(2)再次朗读,读出句中停顿。

(3)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疑难词语,尝试在理解疑难词语的基础上翻译文章。

(4)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探究。

三、交流展示

请学生翻译课文。

四、综合运用

1、通假字

曳铁钯“钯”同“耙”,平整土地的农具

2、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2)阅十余岁。.

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3)是非木柿。.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4)盖石性坚重。.

古义:发语词,因为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5)但知其一。.

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6)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种学科

(7)河干.

古义:岸,水边今义:水分不足,干燥

3、一词多义

去:岂有为暴涨携之去离??

相去甚远已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介词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成为,动词

众服为确论认为,动词

如:如是再啮像

如其言按照

之:

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

沿河求之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求之地中”这种观点。

当求之于上流代词,代石头。

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

至石之半结构助词,的。

求之下流代词,代石兽。

求之地中代词,代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结构助词,的。

4、词类活用

棹:名词用作动词船桨,划(船)

暴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五、整合提升

复述故事。

六、检测巩固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复习导入)

二、新知探究

1、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四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完成思考与练习一)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办法?

三、交流展示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办法?

庙僧:

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到了流水,没有考虑到石兽和泥沙;

讲学家:只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所以他们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

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三者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所以他提出了正确的办法,找到了石兽。

四、综合运用

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代表的三种态度

寺僧:忽而原地打捞忽而顺流而下——代表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讲学家:空谈事理,脱离实际——代表据理臆断的态度

老河兵: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代表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整合提升

归纳本文的主旨: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作出主观判断,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强调实践出真知,不能主观臆断。

六、检测巩固

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1、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

2、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3、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列宁细心观察,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2.了解题目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系,懂得重点词语的意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汉字“引、养、丛、仔、采、志”及偏旁“弓”。

教学重点:理解列宁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准备:电脑、图片、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电脑课件(先出示“小密蜂”再出示“引路”二个字。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齐读密蜂引路),今天我们就学第16课--密蜂引路。

二、新授:

1、师: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问题先不解决)请同学们把课文熟,看看你喜欢读哪一段?

2.指名读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的词语:当地,派人,聊天,

用“附近”说一句话。

师: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

4、师:我们看看这位伟人与密蜂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并说说写了什么?

5、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电脑示出问题:

1)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

2)结果怎样?

3)请你试着画一画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学生分成小组学习,相互交流。(读、说、画)

6、学生汇报学习的情况:并请同学到黑板画出来,贴图片。

7、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

8、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感受?

9、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三、总结:生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读词语:电脑

引路 养蜂 花丛 仔细 采蜜 同志

加点的字教读音指出是本文要学的汉字。

二、学写生字

1、生:分析每个字形结构及怎么记

2、师:范写,强度笔画。指名到黑板写,生纠正,评议。

3、组词,扩句。

4、课后习题第2题。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 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谁还记得《南京长江大桥》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座大桥的?指名说说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

(南京长江大桥有9个大桥墩,22孔引桥,大桥分两层。底层是铁路,铺双轨。上层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

这座现代化的桥梁是1968年建成通车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石桥,名叫赵州桥。

zhàozhōu

板书:赵州桥

2.指导预习。

(1)读课题。注童读准zhàozhōu这两个翘舌音。

(2)轻声读课文。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3)用部首查字法查“创、固、慧、遣”等字。

3 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意思。(2)指名回答查字典结果。(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4.指导学习第l自然段。

(1)阅读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在图上指出赵州桥的位置。

(3)课文是围绕哪个重点词语来叙述的?(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说说“世界闻名”的章思。跟这个重点词语有关的词语还有哪些?(“隋朝”“已经有1300多年了”)

小结:以上这些词语是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

5.练习作业。

(1)抄写生字。重点指导“减、慧”书写的间架结构。注意“减”字的偏旁是两点,“慧”字上面部分中间不要加竖。

(2)完成作业本1、2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知道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3 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中的重点词句是什么?(“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

(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5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 (桥面又长又宽);第1句写了什么?(全都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3句写什么?(写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第4句写什么?{这一句揭示了“这种设计”的作用);第5句写什么?(点明了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是一个创举”)

教师小结:因为“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是世界建桥史上从未有过的,所以说它“是一个创举”。

4.完成作业本第5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句话。

3.知道赶州桥世界闻名,它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而自豪。

(二)教学过程

1.听写生字词语,写好后同桌同学互批.有错误的进行订正。

2.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划出这段的重点词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这一句起了什么作用?(这一句是承上启下,引出了赵州桥建筑的又一特点:美观)第2、3句写了什么?(第2、第3句是以“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具体说明它的“美观”)第2句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列举了一些龙的图案,具体说明桥的“美观”。

启发学生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的意思来写的.怎样写出桥的美观。根据重点词句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童思。

3.读第4自然段。

板书:宝贵的历史遗产

讨论:联系上面3个自然段,说说什么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才干,哪里告诉我们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设计独特,坚固、美观,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桥年代久远,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4.重点指导“不但……而且……”关联词语的运用。

5.教师总结:赵州桥不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6,完成《作业本》3、4、6题。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集体的力量大,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领悟友谊的真谛,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

2、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追求真挚的友谊。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及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4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致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出示课题,指名认读“谊”字。

2、全班读题,设疑而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友谊桥是一座什么样儿的桥?谁架起了友谊桥?)

二、自主识字,在游戏中识字

1、学生自由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翻翻课后生字表,把字音读准。

2、学生找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田字格中的“会写字”用圆圈圈画,横线上的“会认字”用横线画,边画边读。

3、出示会认会写的字,指名认生字。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5、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并正音。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娃、肤、吵、厚”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集体的力量大,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领悟友谊的真谛,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复习生字组成的新词:娃娃、皮肤、争吵、忠厚、麦田、一支歌、架起

二、联系生活实际,读文感悟

1、学生围绕“争吵”这个话题,讲述生活中的小故事。

2、学生自由朗读1、2、3、4、5自然段,了解蜡笔娃娃们为啥争吵?

3、分角色朗读2、3、4、5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蓝娃娃”说的话,读中理解“傲慢”一词,要求学生读出“蓝娃娃”傲慢的态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和看法,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读中理解“忠厚”一词,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三、图文结合,深化体验

1、出示插图,欣赏蜡笔娃娃们一起画的'“蓝天”、“红日”、“青山”、“小溪”、“麦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第8自然段,体验蜡笔娃娃的感受:“啊——真是美极了!”理解“惊叹”一词。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2、在“蓝天”、“红日”、“青山”、“小溪”、“麦田”的画面上添加“一道彩虹”,让学生联系前文,展开讨论:“一个蜡笔娃娃能画出美丽的彩虹桥吗?”自由练读最后几个自然段,体验蜡笔娃娃们的自豪、快乐的心情。

四、自主选择,读文背诵

1、学生朗读全文,说说自己喜欢哪个蜡笔娃娃?为什么?

2、自主选择合作角色,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忠、麦、支、架”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教师重点指导“麦”字。

3、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准备:国旗、有关国歌《上学歌》的课件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1)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认识就行。

(2)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3)告诉学生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4)小组合作认识目录、页码、讨论一下怎样爱护语文书,在学生认识页码和目录的基础上,实践一下用目录去试着找找课文,

(5)让孩子点课文,教师来范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教师要入情、入境地去诵读课文,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

二、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图画、讲述图片意思。

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生活还不了解。四幅图画是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窗口,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

(1)这是什么地方?长城

(2)画面上有什么人?学生

(3)他们在做什么?游玩

(4)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

(5)请给第一幅图起个名字——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

三、教学注意事项:

(1)、观察后,可以请同学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每个同学民族族等。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入学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见到老师应该说什么?老师会对小朋友说什么?教师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确,都要鼓励。

四、情境演练。

创设情境演练,使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落到实处。

教师和学生一起模拟的相互问候;并告诉同学们每天第一次见面时见到老师都要向老师问好。老师可和同学共同模拟练习。

五、课堂拓展:

让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技能,把幼儿园和生活中的学到的都展示出来。

(1)谁会讲故事、背古诗、猜谜语、写汉字、读拼音、说儿歌……

(2)告诉学生其实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这些本领,而且在生活和幼儿园中小朋友们已经学到了不少,以此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的内容,消除与语文的陌生感,拉近与语文的关系。

(3)推选故事大王

六、小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指名说说上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先提问:我们班谁是识字大王?指导观察第二幅图

(1)同学们你是哪个国家的人?

(2)我们的国家叫什么名字?

(3)谁愿意我们国家的名字写给大家吗?

(4)你愿意把这些字教给大家吗?

三、说一说图片上你还还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里吗?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教交流讨论学习,让所有孩子都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图片上的建筑是_。

四、教学生说说,检查学习情况

五、课堂小结: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九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要好好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大家想不想学。

二、初步学习儿歌《上学歌》

1、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

2、教师泛读儿歌。

3、教师领读。

4、让学生自己读诗歌,分小组朗读。

三、了解《上学歌》的基本意思

1、教师讲解《上学歌》的基本意思。

2、教育学生上学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说说上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同学们会读书的姿势吗?请做给老师看一看。

1、教师表扬坐得好的同学。

2、指导观察第四幅图,引导学生说出:一位女同学正在读书。他的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3、请大家按以上要求做: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同桌互相纠正。教师巡视指导。

4、请坐的好的同学做给大家看。

5、教师表扬坐的好的同学。

6、来到学校后你看到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然后,试着把眼中看到的甚至小脑袋里想到的都画下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教师在孩子们画的过程中和孩子们亲切地交谈,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也可以帮助那些遇到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孩子,借机了解一下整个班级的执笔姿势情况,看看对的有多少,不对的有多少,以便以后调整教学,发现不正确的姿势要及时纠正。

7、同学们会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吗?请做给老师看一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人教版教案模板6篇

人教六上数学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5篇

人教版二上语文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教案8篇

小学美术人教版教案8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322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