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范文网 >教师总结

2024年感动中国作文8篇

写作文之前,提前制定一个完整的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一篇出色的作文可以展现我们的文学天赋和艺术才华,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感动中国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感动中国作文8篇

2024年感动中国作文篇1

?感动中国》,它让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事迹,每一个都催人泪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斌强和张莉丽。

陈斌强,一名伟大的教师,因为母亲得老年痴呆,所以,他决心将母亲绑在身边,骑着电瓶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5年如同照顾1日,他的事迹经过广泛传播后,学校深被感动,决定将陈斌强的工作地点从乡下调到了县城。

看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已经有泪水在打了,我很敬佩他的孝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是换作别人,5个星期恐怕就不行了,而他却坚持了5年,他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妈妈,她却没有时间可以等了。”让我霎时潸然泪下。

小时候,这根布条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根布条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张莉丽,一个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教师,她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年5月8日,她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孩子时,猛地推开两个孩子,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不过,现在已经逐渐康复。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很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在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2024年感动中国作文篇2

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森林火灾让全国人民揪心,大家默默祈祷扑火队员顺利归来。然而,4月1日,噩耗还是传来,30名扑火队员壮烈牺牲。4月2日,30名牺牲人员名单及照片公布。

1个80后,24个90后,2个00后,平均年龄23岁!看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我和众多网友们一样泪眼朦胧。他们的惨烈牺牲,像30颗灿烂的星星陨落,在沉痛哀悼的同时我由内心生发出一股崇高的敬意:他们是舍身忘死的逆火英雄,永远值得被敬仰、被铭记。

请记住他们选择英勇无畏。攀高楼、战火海,下深井,和浓烟较量、同洪水搏斗、与死神周旋。接到救援命令,他们必须立马全副武装,急速赶赴现场,每一次执行任务可能都是生死考验。浓烟滚滚、烈火熊熊,难道他们不怕痛吗?怎会不怕呢?谁不是血肉之躯,谁不是父母的心头肉?是一样的疼痛难忍啊!只是,他们明知消防员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人,他们还是勇敢且坚定地选择做一名消防战士,选择了便义无反顾、忠于职守、冲锋火海,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回忆起了吗?无论白天黑夜、酷暑寒冬,哪里有火情哪里就有消防战士的身影,那一抹鲜亮的橙色,是保卫群众安全的坚强铠甲,是保护国家财产的铜墙铁壁。

请记住他们替你负重前行。同是身为90后的我,可以坐在冬暖夏凉的办公室里安然工作,可以享受呼朋引伴、游山玩水的双休,可以拥有不被突然打断的睡眠,可以常伴亲人身旁细品生之美妙……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等词汇挂在嘴边、晒到朋友圈里。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我们每一个安然入睡的夜晚,在我们每一次尽情欢乐的节日,在我们每一次面临无情的灾难,都有消防战士、人民警察在彻夜不眠值班值守,在竭尽全力排除万难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源自于他们的无私坚守和拼命付出。

请记住他们以生命赴使命。回顾以往奋战在洪涝火灾现场的消防战士,有徒手拎走起火煤气罐保护居民安全的,有被洪水打得上下浮沉仍不放弃救人的,也有牺牲时始终紧搂被救小孩的。此次在凉山火灾中牺牲的消防队员,大多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他们投身火海不犹豫、踏进洪涝不退缩,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座“安全长城”,为人民群众挡住了凶猛洪水和烈焰大火,真正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入团誓言。相较之下,我们反观当下、反省自身,你有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吗?有竭尽全力投入工作吗?有不折不扣为民服务吗?英雄的牺牲令人悲痛,更促使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人民、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逆火英雄,浩气长存!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2024年感动中国作文篇3

扎根云南丽江深山12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作为边远山区乡村教育的“点灯人”,为1600多名偏僻山区的女孩插上腾飞的翅膀,帮助她们飞出大山,跨进大学校园的知识殿堂。这就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近几年她的事迹被央视等全国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已经家喻户晓。

她是信念坚定的优秀代表。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她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可以说,正是这种强烈的教育情怀,才成就了今天的张桂梅。张桂梅的办学校,她的目的是“让大山里的女孩能够飞出去”,为这个目的而付出努力,不辍追求,这就是她的教育情怀。“我想让山里的(女)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这是张桂梅的办学初衷。她创办免费的华坪女高,就是出于改变山里女孩命运,改变其家庭的目的。在她看来,山里的女孩子如果能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此,我们看到她长期拖着病痛的身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是她的诺言,为了办好学校,她带着老师,拿命在拼。比如,在华坪民族中学工作时,常常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们交学费,她不让自己班上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读不了书。这就是张桂梅,她成为全国所有教师的楷模,实在是当之无愧。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就是一个榜样。今天我们致敬张桂梅同志,就是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24年感动中国作文篇4

朱老师的课总是那样自然流畅。她的课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环节之间都有自然的过渡,一句句的过渡语言都浑然天成。如在检查预习情况后,她以一句“那北大荒的秋天到底美在哪儿呢?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北大荒的秋天的?”把孩子们带进了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即使在一个教学环节中,她的教学语言也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毫无突兀生硬之感。如在引入新课时,她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秋”字,这既是开始进入新课的内容,又是在给孩子们作写字的示范。接着,她问:“同学们,看到这个squo;秋squo;,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在孩子们根据生活的经验,展开了充分的想象后,她又问:“同学们,除了想到秋天的景色,你们还想到别的什么吗?”孩子们又联想到了学过写秋天的古诗,齐声背诵《山行》。这一设计是以前学习内容的一种巩固,也是课堂学习的一种拓展。然后,她说:“看一个squo;秋squo;字引发了我们这么多的联想。在这个squo;秋squo;的季节里,朱老师把你们带进一个美丽的世界,一起走进——”孩子们随着老师的板书,一齐朗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就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朱老师的课总是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何谓语文味?国内最早提出“语文味”概念的是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副教授。他说:“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文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认为,说得通俗简练一点,所谓语文味就是突出语言的认识、朗读、感悟、积累和运用。看朱老师如何教“荒”字。她说:“北大荒在我国的东北黑龙江省一带。看老师写squo;荒squo;字”。她一边在黑板上给孩子们示范写“荒”字,一边通过语言引发孩子们的想象,理解“荒”的字义和字音:“没有人耕种,长满了野草,所以是草字头。注意中间是个死亡的squo;亡squo;字。”接着,她请孩子们用“荒”字组词。孩子们昨晚预习过,很快就组成了荒地、荒凉、荒无人烟、荒山野岭、天荒地老等词语。在组织孩子们读过这些词语后,她又让孩子们说说这些词语给人的感觉,从而过渡到对“北大荒”地名的理解和对北大荒以前景象的想象。朱老师借助“荒”字这个激发点,激活了孩子的生活积累,激活了孩子的想象,激活了孩子的表达欲望,孩子们掌握了“荒”字的音、形、义,积累了以“荒”字组成的词语,体会了这些词语的意味,积淀了语感,整个教学过程中,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

2024年感动中国作文篇5

感动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悄无声息地流过干涸的心田,送给我们生命的养料;感动就像一阵如毛的细雨,飘飘洒洒地划过天际,虽细却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感动就像震天动地海啸,卷起千层浪花平静的大海在咆哮,是灵魂在怒吼。

生活中的感动来源于父母和陌生人。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疼爱她的父母,不管是细腻的爱还是粗暴的爱,都会带给我们与生俱来的感动。傍晚,书桌旁散发着清香的牛奶是母亲的味道,甜甜的、暖暖的,一股热流荡漾在心间,是感动;在大雨滂沱的夜晚,举过头顶的雨伞有母亲的香味,雨水顺着母亲的肩膀缓缓滑过,雨水是凉的,我的眼泪是热的,是感动;那是个不眠之夜,我昏昏沉沉地从睡梦中醒来,忽然有一滴泪水落在我的脸上,那是母亲的滋味,凉凉的、咸咸的一层朦胧的白雾罩住了我的双眼,是感动。从不需要刻意地去寻找,母爱的感动就在身边。

在我彷徨、眉头紧锁的日子,一个来自于陌生人的微笑如一缕春风吹散了我的烦恼。在我的心情陷入低谷的日子里,一切都变成了灰色,一个来自于陌生人的帮助如一缕阳光瞬间照亮幽深的山谷。在你蓦然回首时,就会发现来自于陌生人的感动:一位老人费力地拉着煤车上坡,这时,几位年轻的小伙子帮着老人拉车,老人感激地一笑;在雨中一车苹果滚落在地,女主人慌慌张张地捡苹果,不一会所有的人都弯下腰把苹果一一扔进筐中,当女主人感激地抬起头时,一切又归于平静。

?感动中国》的人物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则恩;党的理论传播者方永刚;细心侍奉之妻家人的河南工人谢延言;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钟期荣、胡洪烈;用爱心呼唤英雄的妻子罗映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空军飞行员李剑英;被称为湖南的张海迪的残疾人李丽;坚守医德的医生陈晓兰;为拯救落水者年轻的军人孟文斌。他们无怨无悔、默默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坚强书写辉煌的一生,用信念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他们给予我们后天的感动。

张开手臂,用我们的双手继续传播着感动:一个小小的礼物,一个热情的拥抱,几句安慰的话语对于他人都是无言的感动。让我们续写中国的感动。

2024年感动中国作文篇6

20__年,西藏自治区墨脱公路通车的次年,当地群众听闻县上请来一位医术高超的“门巴族老大夫”,十里八乡的人们慕名求诊,甚至有骑马骑驴赶来的。

这位“门巴族老大夫”就是吴天一。墨脱通车后,他赴实地开展高原病调查,还很快学会用门巴语交流,以至被群众误以为是门巴族的大夫。

了解吴天一的人,都惊叹于他的语言才华:出生在塔吉克族家庭,读书时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大学修过俄语,到青海工作后自学成为“藏语通”,如今英语也不在话下。

上世纪80年代,吴天一曾主持一场大型田野调查,历时数年,到过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的大部分高海拔乡镇牧村,收集到大量的临床资料,最终提出藏族已获得“最佳高原适应性”的论点,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作出了科学系统研究,影响深远。

田野调查时,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艰辛相比,吴天一更关注工作怎样得到藏族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过去由于文化差异,牧民们忌讳抽血化验,可吴天一有办法:穿戴上毡帽、皮袄、马靴,地道的藏语一出口,牧民就亲热地拉他坐进了帐篷。

能用娴熟的藏语沟通,得益于吴天一日积月累打下的底子。早在1958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的他就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奔赴青海支援西北建设,初到高原就开始自学藏语,后又长期坚持练习。

为牧民罗松杂巴治病的事,时隔30多年,吴天一仍记忆犹新。

罗松杂巴的家在海拔4700米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秋智乡布甫村。当时已年过花甲的他,因患腿疾连帐篷门都迈不出。一番检查下来,吴天一确诊罗松杂巴患有关节炎,给他开了抗风湿药,还定下热敷、活动韧带等全套治疗方案。1个多月后,当田野调查团队再次途经此地,罗松杂巴站在帐篷外,带上儿子、孙子一同手捧哈达,等着献给“马背上的好曼巴(曼巴,藏语意为‘医生’)”。

田野调查也是大型义诊,具体惠及人数,吴天一没有特意统计过,“应该有上万名群众”。“那次,我和同事们骑马已走出很远,一回头,罗松杂巴家的大人小孩还在朝我们挥手……”回忆至此,吴天一掏出裤兜里的手帕,擦拭着湿润的眼眶。

“我们没有辜负这身白大褂,换来了藏族群众对科研的理解支持。”吴天一的论文,写在雪山草原上。

2024年感动中国作文篇7

最近,我读了《感动中国》这本书,其中吴登云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吴登云是一位非常尽责的医生。有一个婴儿,不慎落入火堆,幸好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可完好的皮肤却损伤许多。无奈之下,父亲就把孩子送到了乌恰医院。吴登云看着惨不忍睹的小生命,感到阵阵揪心,决定马上手术。可是婴儿身上一半的皮肤都烧掉了,又不忍心动仅存的`那些嫩嫩的皮肤。于是,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孩子的父亲。父亲听后,吓得惊恐万状,连连说不行。吴登云想:那只好从我身上取皮了。护士们听了,都说:“怎么能从医生身上取皮呢?”护士们都不配合,吴登云只好自己动手。他从腿上总共取下13张邮票那么大的皮,又拖着两条没有知觉的腿,来到手术台前做手术。吴登云用自己的皮,就来这个孩子,现在那个孩子已经长大,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吴登云是一个不畏艰难的医生。他刚来到乌恰医院时,这个医院连简单的阑尾炎手术都做不好,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工作。在做院长期间,他从外地买来水、土、种子,硬是在“生个娃娃容易,种活一棵树难”的帕米尔高原上,建起了一家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医院!我觉得吴登云很了不起,虽然来到条件艰苦的高原,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更加不顾自己、竭尽全力的工作、救人。连孩子的爸爸都不敢取皮救自己孩子,而吴登云却从自己身上取那么多皮救病人。像这样为病人献血、献皮的事,在他身上还有许多次,他说:“我献出一点血、一点皮,换来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

吴登云在条件落后的帕米尔高原一干就是36年,但他从无怨言,而是积极去建设这里的医院,改善医院条件,更好地为这里的病人服务。我们一定要学习吴登云医生这种坚持不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4年感动中国作文篇8

我认真地观看了《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次次地让我们热泪盈眶,我的心也久久难以平息。我不禁地问:“我们应该要做怎样的人呢?”

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爱的表达方式各种各样,可以像刘盛兰爷爷那样崇仁厚德;可以像段爱平奶奶那样乐于助人,奉献青春;可以像胡佩兰奶奶那样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可以像格桑德尼老师那样扎根基层,浇铸祖国的未来。

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像黄旭华爷爷那样舍家卫国,为核潜艇事业默默工作,誓言无声。像陈俊贵爷爷那样义薄云天,心比金坚。

我们要做一个有恒心的人,像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一样,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努力奋斗。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福建泉州石狮市古洋小学四年级:徐可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国诗文化作文8篇

我的中国作文8篇

我的中国梦小学作文8篇

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作文8篇

中国诗文化作文优质8篇

六年级作文感动作文600字6篇

童年感动的作文7篇

作文感动500字5篇

作文感动500字参考5篇

作文感动500字精选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845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