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趣的课堂是建立在有秩序的课堂之上的,赶紧写份教案吧,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掌握20元的钱币兑换,进一步体验钱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的商品并填写购物清单。
3、能按规则进行游戏活动,愿意与同伴合作。
活动准备:
1、带面值1元、2元、5元、10元人民币的骰子6个。
2、钻圈、滑板车、桌子各6个;小数棒每组20根,共120根。
3、创设购物环境娃娃超市。
4、抽奖单、购物单各6份。
活动过程:
1、复习比较人民币面值的多少。
提问:小朋友你们玩过骰子吗?你见过的骰子是什么样的?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特殊的骰子看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面值的不同,边扔骰子边说出面值的多少。)
2、通过游戏,感知20元的多种兑换方式
(1)教师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想成为幸运者参加购物总动员,购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吗?.3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要求?”
(2)出示骰子和活动场景图,向幼儿介绍游戏玩法
玩法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6组(每组最好两个人),一名幼儿从起点出发,钻过圈,趴在滑板车上滑到终点,扔骰子,并取出一张骰出的人民币(人民币放在骰子面上用透明塑料固定,留出一边不封死,便可取出。同一面值需放若干。)同时取出与人民币面值数量相同的数棒,拿好两样物品跑回起点,另一幼儿接力。这时第一名幼儿放好数棒和钱,并做好记录。
规则:骰子只能扔一次,累计数额超出20元时本次自动放弃,下一个幼儿继续游戏。(如:已经抽到17元钱,又抽到5元就要放弃这次抽奖,返回起点。)
(3)幼儿游戏:“购物总动员”
① 教师出示记录表,交代记录方法,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本组面值的累加结果。(如:第一次抽到5元,第二次10元,这时引导幼儿累计一共抽到了多少钱,还差多少就到20元 )
② 游戏中教师重点观察指导幼儿数物对应,(如:抽到5元钱就拿5根数棒,教师引导能力差的幼儿通过点数剩下的数棒来得知还差几元钱就满20元了)并正确记录。
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记录表说一说哪些面值组成了20元。
提问:你还有哪些组合方法?
4、购物活动:幼儿拿20元钱到娃娃超市购物区自由购物,并根据物品价格填写购物单。
请幼儿说出自己买了哪些东西?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购物单。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8以内的减法算式,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物品的过程。
2、巩固对人民币及其兑换关系的认识。
3、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过人民币,有跟父母去购物的经验。请五位能力强的幼儿当超市老板
物质准备:
教具:利用班级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个货架),猴子头饰8个、超市货柜的图片(标有价格)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橡皮、钱币若干(放在每桌的箩筐里),记录单
活动过程:
1、小猴子的新铺子开张了
(1)教师:小猴子开了一个新铺子,邀请我们去购物。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铺子里有些什么?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观察图片上的商品)
(2)请幼儿每人取8元钱,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取钱?
(3)指导幼儿回自己一桌的箩筐里取钱,教师指导。
2、游戏:买东西
(1)幼儿想好要买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该物品的价格,在记录纸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向朋友介绍自己想买的物品、价格以及还剩多少钱,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3)请个别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4)幼儿各自去店铺买东西,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猴子老板。
3、幼儿操作
(1)怎样取钱观察小动物想要取钱的数字,想一想怎样取钱,请你圈出来。
(2)可以买什么仔细观察小朋友手上的钱币,算一算这些钱能买哪两样东西,并且不用找钱,请把这些物品圈出来。
4、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3
目标:
1、了解一些现代社会人们使用的新型的购物方式,(刷卡、快递、上购物……)
2、有尝试接受和运用新事物的愿望。
过程:
一、谈话引题
1、过年时你们家里买了什么好东西招待客人?
怎样去买的?
(幼儿自由发言)
2、老师今年过年时买东西可省力啦,根本不用自己去劳累,很轻松地等在家里就有人把我要的东西送来了,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对了,我是在上购物的。
二、讨论各种新型的购物方式
除了上购物,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新型的购物方式?
(刷卡、快递、上购物等)
这些方法与以前的购物方法相比好不好?为什么?
你喜欢哪种购物方式?你想来试试吗?
三、尝试活动
以超市为背景,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购物游戏。
延伸活动:在社会性游戏中继续开展新型的购物方式的活动。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超市购物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投影仪1台
3、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4、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进入活动室随音乐“卡通之。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习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步骤2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投影仪前演示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投影仪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快开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2、乐于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子卡:吃、玩;图片:饼干
物品:蔬菜、水果、魔方、万花筒、
记录表、笔、蜡笔、
塑料椅子、靠背椅子、没有靠背椅子、木头椅子。
【活动过程】
一、逛逛便利店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便利店,便利店有两个进口,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分成两队,从两个进口进入便利店,你们说说看,我们可以怎么分?
二、休闲吧坐坐
逛了一圈便利店也累了,我带你们到休闲吧休息一下吧!你们看,休闲吧的椅子怎么有点乱呢?你们觉得怎么摆放更整齐?
根据幼儿的分法选择其中一种摆放,并坐下来。
三、帮帮便利店
1、刚才,你们在便利店都看到哪些物品?
2、出示一封信。这是便利店的店长给我的一封投诉信,内容说便利店的货品太乱了,给顾客选购带来了麻烦,请你们来帮帮忙,你们说说看怎样摆放更合理?(幼儿讨论)
小结:刚才,我们把便利店的东西,分成两个货架,一个是吃的,一个是玩的。(教师边说边出示标志图)
3、分一分玩的东西
提问:玩的东西这样混在一起,还是有点乱,想办法再给玩的东西来分一分。为什么这样分?请小朋友来摆一摆。
4、分一分吃的东西
小结:刚才,我们已经给经理帮了一个大忙,把便利店分成吃的和玩的两个货架,吃的又可以分成蔬菜和水果,玩的又可以分成万花筒和魔方。现在的货架看起来清楚极了。原来,分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经理说谢谢我们的帮忙。
四、超市进货
便利店又进货了,出示饼干。来看一看饼干有什么不同?请四人一组商量来分一分,分好后请你把它记录下来。
提问:来说一说刚才你是怎么分的?
现在,我们把记录纸送给店长,让店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分一分吧!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6
内容:购物游戏。
活动目标:
1、10以内连加算式的去处方法。
2、听懂游戏规则,并按要求进行记录。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布置超市的各种道具,带标价的商品图片若干,样币若干。
2、记录纸和笔,幼儿每人一份。
3、请一配班老师协助。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瞧,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你们想去购买吗?那我们一起来玩超市购物的游戏吧!
2、游戏:“超市购物”,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交代游戏玩法。
教师:你们每个人有10元钱,只能选择购买三样物品,三样物品的价格合起来不能超过10元。然后要把你选的三样物品图片贴在记录纸上,并列出算式三种物品合起来是多少钱。
(2)幼儿选购物品,教师巡视。
(3)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学习连加算式方法
①教师:谁愿意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记录结果呢?请你指着记录纸上的图或算式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如,我买了三种物品,胶棒的价格是1元、水彩笔的价格是3元、皮球的价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师把几位幼儿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边记录纸上相应的位置边读。)
②教师:谁发现这些算式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多一个加号和一个数字。)这样连续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算式。请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连加算式该怎么计算呢?老师来告诉你们,连加算式要分两步来计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结果就是10、我们怎么知道这样算是对的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1下面排1个一元硬币,3下面排3个一元硬币,6下面排6个一元硬币,大家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元钱?(教师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依次点数硬币。)10元,跟我们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一样)所以连加算式要分两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结果就是整个算式的答案了。
③教师: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对吗?那现在请你用刚才老师教你们的方法把答案算出来,然后再和同伴互相交换记录纸,来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选了哪三样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对吗?如果不对,请悄悄的告诉他改正,好吗?如果判断不准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哦!
3、操作幼儿用书上的练习,巩固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交代题意。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集体验证答案。
幼儿园大班购物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懂得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喜好
需要选购不同的礼物,激发幼儿真挚的情感并用行
动来表达他们对熟悉和喜爱的人的一份心意。
2、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3、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重点:
为不同的人选购礼物。
活动难点:
合作购物。
活动准备:
布置礼品商店的场景。
活动建议:
创设氛围——引导参与——形成内化。
一、创设氛围
1、引导幼儿猜测今天会遇到的熟悉的人。
2、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准备些什么?
二、引导参与
1、我们买些什么礼物送给他们呢?为什么?
2、他们可能会喜欢什么?
3、钱不够,怎么办?
4、幼儿自由购物。
三、形成内化
1、说说你们为谁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挑选它?
2、嘉宾出场,幼儿赠送礼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