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案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所做的工作,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鱼的梦幼儿园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鱼的梦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讲讲中熟悉歌词。
2、根据音乐和歌词内容,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3、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音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二、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
1=c—f 3/4拍1— 2︱3—4︱5—6︱5——║5—4︱3—2︱1—3︱1——║小 朋 友 们 你 们 好! 小 鱼 小 鱼 你 们 好!
三、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四、学唱歌曲。
1、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小鱼说,这首好听的音乐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故事:小鱼的梦。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出现了谁呀?小鱼儿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风儿唱了首什么歌?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2、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师;小鱼唱了些什么呀?让我们跟着小鱼一起来说一说。幼儿回答并跟着朗诵歌词。
3、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4、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五、创编动作。
1、幼儿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六、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把小鱼的梦带给其他小朋友吧!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游戏《网小鱼》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如:小鱼们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环节中。在活动中要幼儿创作图谱来记忆歌词,幼儿们参与也很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可以培养幼儿的大胆的创造力,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内容复习巩固。通过听讲画等手段让幼儿多方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到探索迁移的学习方法。我觉的如果在幼儿创编图谱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幸福体验。
小鱼的梦幼儿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网小鱼》是一堂轻松有趣的音乐律动课,在组织活动中主要让幼儿能积极参与进来,和老师一起动起来,让幼儿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面对刚入园不久的孩子,他们接触到的音乐种类还比较少,对音乐的感受力还很弱。针对小班年龄特别好模仿动作。所以我选择了一首节奏明显,旋律轻快的音乐《网小鱼》,从中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师幼一同模仿小鱼游泳的环节,活动的重点主要是锻炼幼儿不愿上台表现自己,或是表现的不够自信。从中锻炼他们的自信心及表演欲望。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玩“网小鱼”的游戏,并能遵守其规则。
2.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学习用小碎步做小鱼游,并较合拍地做吃食动作。
3.游戏时,注意不与同伴碰撞,体验有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鱼网。
2.金鱼缸一个。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金鱼缸,引导幼儿观察小鱼。
1.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呀?”(小鱼)“小鱼在水里怎么游的?”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鱼,大胆讲述,并学一学小鱼游的动作。师:听,小鱼游的时候有没有声音?那我们也把脚尖踮起来学小鱼游泳。(学习小碎步)
3.“小鱼还给我们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乐曲一),(教师提问歌词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教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小鱼在干什么?
二、学习小鱼吃食的动作。
1.师:“小鱼游了好长时间,它的肚子饿了,要去找吃的东西了,看到好吃的小鱼会怎么吃呢?”教师示范小鱼吃食的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听乐曲二,做小鱼吃食的动作。
3.教师重复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反复练习小碎步及小鱼吃食的动作。
三、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介绍“网小鱼”游戏规则并带领幼儿玩游戏。
1.教师出示“纱巾”,扮作渔夫,介绍“网小鱼”的游戏规则。
2.教师:渔夫要来池塘捉鱼了哦!小鱼该怎么办啊!(四散悄悄地逃跑)并引导幼儿听一听渔夫来了是什么音乐?重点练习听到乐曲三时就快快游回家。
3.教师:“小鱼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唱歌—小鱼游—吃食—游回家)小鱼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帮助幼儿明确“找空地方游,不碰撞”的规则)
4.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完整玩游戏。
小鱼的梦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快慢,根据旋律的变化尝试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鱼游。
2、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小鱼游视频,快慢歌曲各一首,袜子若干,海底场景,网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模仿小鱼:
1、教师双手套上袜子模仿小鱼,提问:看看我是谁?小鱼有什么本领呢?
2、播放音乐。
师:小鱼宝宝和鱼妈妈一起游泳吧!(师幼套上袜子,模仿鱼儿游。)
(1)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小鱼会怎么游呢?——音乐听上去慢慢的,小鱼游得慢慢的。
(2)这段音乐和刚刚的一样吗?——音乐听上去快快的,小鱼游得快快的。
小结:音乐慢,小鱼游得慢;音乐快,小鱼游得快。
二、游戏——小鱼游:
过渡:宝宝本领真大,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玩游戏了!
1、出示课件
师:请你看看,玩游戏的时候应该注意点什么呢?(幼儿欣赏课件。)
小结:当有音乐的时候,小鱼出来游泳;音乐停下来的时候,渔网就要抓小鱼了,小鱼就要躲到水草那边去。
2、第一次游戏:
交流:你躲在哪里?能不能躲在渔网后面?
小结:躲在渔网后面要被抓走的,所以小鱼不可以躲在渔网后面。
3、第二次游戏:
交流:音乐快的时候,小鱼是怎么样的?
小结:音乐慢,小鱼游得慢;音乐快,小鱼也要游得快。
4、第三次游戏:
交流:这次请你们一条小鱼和一颗水草做朋友。
小结:我们玩游戏的时候,要听清楚音乐,有音乐小鱼就可以游出来,没有音乐的时候就要躲起来,不然就会被抓走。
三、延伸:
t:我们的鱼宝宝今天学会了这么多本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其他大海里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今年我第一次带小班,也第一次上小班的音乐课,在平时进行的传统音乐教学活动中,经常是我们老师一遍一遍的唱,要求孩子一遍一遍的跟,当孩子的声音越来越轻的时候,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唱的重一点!”但是这样经常是没什么效果孩子还特别枯燥,自从《指南》颁布后,我就遵从《指南》精神,以孩子兴趣为主,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来设计教学过程,把这个音乐活动以游戏形式去呈现,孩子果然兴趣特别高,而且还跟旁边小朋友互动,点点头,摇尾巴啊。玩的特别不错,而且很容易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下课了还有小朋友说,老师我们去外面学小雨游把,唱着歌就出去了,整节课下来效果特别好。
小鱼的梦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用自然地声音来演唱歌曲,并且用简单的动作模仿。
2.愿意听音乐或教师的演唱做小鱼游的动作,学习小碎步。
3.初步尝试按规则游戏,在于教师教师单独身体接触的过程中增进师生情感。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1小鱼游水的图片一张,画面上有不同姿态、向不同方向游动的鱼若干条。
2幼儿观察并模仿过小鱼游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小鱼游的兴趣。
1、教师:看!谁来了。
2、教师引导幼儿拍手欢迎小鱼,向小鱼问好
(二).幼儿跟音乐,学唱歌曲《小鱼游》
1.教师示范唱。
2教师边操作小鱼边说歌词。
3幼儿看小鱼表演熟悉歌词。
4教师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旋律(小鱼不动)
师:小鱼游累了,我们让小鱼休息一下。老师把小鱼刚才游的动作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和小鱼一起来听一听。
5教师弹唱歌曲《小鱼游》,让幼儿跟着节奏拍手,熟悉旋律。
6幼儿看小鱼表演,跟着教师的旋律一起唱歌曲2-3遍。
起大声唱
(三)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1、教师:小鱼是怎样游来的呢?谁用动作做一做?
2、幼儿调动观察积累的经验,尝试用动作表示小鱼游,教师注意反馈幼儿的动作,指导全体幼儿有重点的模仿学习。
(1)、引导幼儿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小鱼游。
(2)、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动作,幼儿跟教师边唱《小鱼游》边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走小碎步。
(4)、幼儿尝试行进间做小鱼游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脚的动作,强调小鱼游的轻轻的快快的。
二.幼儿玩游戏“小鱼游”。
1教师:鱼宝宝今天要和妈妈做什么游戏呢?听听与妈妈唱什么。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最后一句歌词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
(1)教师:唱到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教师以鱼妈妈的身份,其他幼儿边唱歌曲边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好点点头,摇摇尾巴,互相问好,励幼儿大胆亲近其他小朋友。
(3)幼儿继续游戏。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游戏,到教室外面去找找别的班的孩当自己的好朋友。
反思分析:
今年我第一次带小班,也第一次上小班的音乐课,在平时进行的传统音乐教学活动中,经常是我们老师一遍一遍的唱,要求孩子一遍一遍的跟,当孩子的声音越来越轻的时候,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唱的重一点!”但是这样经常是没什么效果孩子还特别枯燥,自从《指南》颁布后,我就遵从《指南》精神,以孩子兴趣为主,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来设计教学过程,把这个音乐活动以游戏形式去呈现,孩子果然兴趣特别高,而且还跟旁边小朋友互动,点点头,摇尾巴啊。玩的特别不错,而且很容易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下课了还有小朋友说,老师我们去外面学小雨游把,唱着歌就出去了,整节课下来效果特别好。
小鱼的梦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部分图谱,迁移使用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练唱,并根据歌曲旋律仿编歌词。
3、在演唱歌曲中,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图谱《小雨的梦》
2、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并用手为音乐伴奏。
2、教师用故事引出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提问:你觉得小鱼幸福吗?
(3)教师范唱歌曲《小鱼的梦》,幼儿倾听歌词。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1)这里有一幅图,你们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和我们唱的歌词有什么关系?
(2)教师放慢速度,边指图谱边唱歌曲。刚才老师在唱歌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谁愿意来试试把空白处变完整?
(3)个别幼儿添画图谱,教师带领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唱歌曲。
(4)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仿编歌词。
(1)小鱼做的是那么甜美的梦,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做梦呢?
(2)带领幼儿演唱新编的歌曲。
5、让幼儿为歌曲起名字。
6、跟着音乐做边动作边演唱歌曲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小鱼的梦》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十四单元“梦想”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儿歌,讲的是一条小鱼,玩了一天水,累得睡在池塘妈妈怀里。大家都很关心它,星星为它盖被,风儿为它唱起催眠曲,波浪轻轻推着摇篮,小鱼非常舒服,还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儿歌富有童趣,琅琅上口,意境很美。
我在本课教学时,首先抓住“趣”字做文章,从认识“梦”这个字入手,让学生谈谈自己做过的好玩、有趣的梦,让学生进入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贴近了生活,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识字是一年级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这节课的识字教学也充分体现了“趣”字。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一遍遍读的过程中,让生字一遍一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课的后半部分,我设计了集中识字这一教学环节,我先告诉学生,老师给大家带好朋友来了,再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贴了七条卡通小鱼,小鱼遮住的是从课文中提炼的词,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我让他们猜小鱼后面躲着谁?想不想和小鱼玩捉迷藏的游戏?这下,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积极举手,大声读词,最后还带他们一起玩举生字卡片的游戏。这一环节,在课的后半段学生有些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再次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既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识字兴趣,又从文到词再到字,无形中减缓了坡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所倡导的是低年级段课文是为识字服务的。因此,读课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和识字手段。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如教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比赛读。在读中巧搭台阶,如先教师范读,感受意境,再自由读,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顺,进而精读,读喜欢的句子,读懂些什么,最后有感情地读,每个台阶都有一个要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在拓展思维这一部分,我的启发不够到位,孩子们说得不太好,还没有完全理解“甜甜的”的含义,我应该立足于“甜甜的”让学生想象小鱼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甜甜的梦”,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些。另外,在板书方面,应该加上“池塘睡”,这样,就和“星星盖,风儿唱,波浪推,”形成整体,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小鱼的梦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熟悉音乐旋律区分小鱼吃食和游水的音乐,并用动作表现。
2、 按照歌词内容,创编各种鱼游、吃食等高兴的动作。
3、 在游戏过程中,注意与同伴保持合适的距离,相互之间避免碰撞,
活动准备:
自制渔网一个、幼儿在平时生活中观察过金鱼。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学习小鱼游水。
1、在音乐的伴奏下,坐在椅子做小鱼游的动作。
教师:小鱼最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做游戏,你们会学小鱼游吗?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学做小鱼游。
2、教师反馈幼儿小鱼游的动作。
3、教师鼓励幼儿在鱼池(教室)里游一游吧,提醒“小鱼”游水时不要和别人碰撞。
二、探索学习有节奏地做小鱼吃食的动作。
1、教师:小鱼最喜欢在鱼池里吃什么呢?哪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一做吧。
2、启发幼儿将小鱼游和吃食的动作连起来做二遍。
三、学习歌表演。
1、幼儿欣赏教师演唱《小鱼歌》。
2、教师放慢速度歌唱,幼儿尝试按照歌曲内容做动作1-2遍。
3、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表演边歌唱1-2遍。
四、带领幼儿完整地开展游戏“捉小鱼”。
1、介绍游戏情节:池塘里有许多小鱼游来游去真高兴,他们游了一会儿,肚子也饿可,他们就吃起了小鱼虫。忽然,捉鱼的人来了,小鱼们都快快地游回了家。
2、教师扮演捉鱼的人,幼儿扮演小鱼,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游戏1-2遍。在游戏活动前,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当听见什么音乐时,表示捉鱼的人来了?(当听见很重的音乐后)捉鱼的人来了,小鱼应该怎样呢?帮助幼儿把握游戏的重难点。
小鱼的梦幼儿园教案篇7
音乐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感受、表现、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唱歌,都愿意大胆地唱、大胆地表现自己。
大班音乐活动《小鱼的梦》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气氛柔和很容易使人感受到幸福和快乐的感觉。我班小朋友第一次听这首歌曲时,很多孩子就随着音乐的旋律摆动着身体,自己创编出了相关动作,完全融进的美妙的音乐声中。此次活动我利用图谱教学的形式,让孩子通过观察图谱来记忆歌词。并在某曲句留白,请幼儿思考、想象,激发幼儿大胆地创作,为歌曲添上简单的图谱。然后请幼儿看着图谱来演唱歌曲,在幼儿跟着旋律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够基本上看图谱演唱出歌词,其中发现幼儿在某些乐句上的曲调有些偏离、不够准确的地方,于是我们对这些曲句进行重点的练习,很快我们大家就改正过来了。
会演唱歌曲的同时,我希望孩子们更多的能融入自己的感情,将歌曲唱的更生动、好听,要求幼儿带上身体动作。在集体演唱表演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幼儿都能跟随优美音乐,一边演唱歌曲一边舞动身体。
整个音乐活动中,孩子们都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同时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了学习的快乐,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