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是对以往教学的回顾分析,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具有针对性,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是优秀的教师所必须要具备的一项技能,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美术教师教学反思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术教师教学反思篇1
?花地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下册中的一个课例,是让学生运用剪贴、绘画方法来设计制作一块小地毯,并指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尝试不同的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休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开始我就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游戏“猜一猜”导入,学生猜的五花八门,有的说床,有的说桌子,气氛非常活跃,最后学生猜到了花地毯,马上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本课主题,紧跟着我又适时激趣,给学生讲了一个《小狐狸家的花地毯》的故事,让学生羡慕小狐狸,自己也想有块花地毯,很自然的就调动了低段学生的学习欲望,效果非常明显。另外,让学生亲自感受地毯的质感,并小组合作将“小地毯”拼成两块“大地毯”,使学生在活动中无形的学到了美术知识(颜色搭配)。让学生学会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让学生来支配,自主地探究学习。
本课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展销会”的形式让学生互相推荐自己的地毯,把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整个活动中运用多种方式,例如学生与学生之间成为买卖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为买卖关系,让学生互评互议,告诉大家为什么买他的地毯,如何推荐自己的地毯,很自然的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活动中我最高兴的是学生争先恐后的把自己制作的地毯推荐给我,都希望老师买他们的,教师好似开心的调合剂,使每位学生都获得快乐。
这一课我分别在两所学校上过,第一次是在本校,第二次是参加区教研室举办的“送课下乡”活动在长岗镇中心学校,同是一个内容却有着不同的感受,两次讲课都使我难忘,都有许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在本校上这堂课,由于非常了解学生,学生思维灵活,参与性极高,课堂气氛活跃,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的。但在教学中我也体会了几点不足:
1、小组欣赏讨论时,问题有些不明确,教师要参与活动中。
2、要及时地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奇思妙想,并帮助他们克服一些制作中的困难。
第二次在长岗上这堂课时改进了上次的不足,努力的完善了此次课,但因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及条件差异,上课时经常有一些异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需要教师的`随机应便。记得刚上课时我和平常一样喊了一声“上课”,可是学生毫无反应,班长也没有喊“起立”,这时我随机应变立即向学生做了个自我介绍,马上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记得上这堂课中间有一个环节是让小组同学边欣赏边讨论,可是让我没想到学生并无行动,这时我才明白他们平时可能较少接触到小组讨论的活动,紧跟着我马上耐心的引导他们如何欣赏,如何讨论,不一会同学们互相讨论各自的想法,我也从他们脸上看出了一丝笑意。在长岗上这节课时最让我难忘的是由于乡镇学校对短线学科专职教师的缺乏,其美术课多为主课教师兼带,他们对我的到来特别热情,学生也很高兴。我事前通知学生带彩色纸、胶水、水彩笔等工具,竟然没有一位学生没带,课后我才知道他们在家里把有颜色,认为好看的纸(广告纸,挂历纸,旧书)全拿来了,这使我特别感动。在教学生制作的花地毯竟然和城市的学生制作效果不分上下,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之,有许多值得我回忆的也有许多不足:
1、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创作氛围,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在评价活动中,学生的胆子小,教师应多举例、多引导,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力求每位一学生都成功。
美术教师教学反思篇2
布艺在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受到青睐,它柔化了室内空间生硬的线条,给人以视觉上的温馨感、触觉上的舒适感、趣味上的个性感,彰显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布艺还是一种变废为美的工艺活动。布艺中的“布”,是各种纤维品的总称,可收集的材料有: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根据材料的质地、花色、品类因材施艺,运用捆扎、填充、剪切、缝纫、装饰等方法制作布艺作品,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其个性,发展其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等。
本课围绕“布艺”这一主题安排了两个相关学习活动:利用各种旧布料展开联想,制作一件布艺小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活动一更多涉及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自由性。活动二则更多涉及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功能性。
我在教学过程的安排,设立如下程序:创设情境——欣赏激趣——感受材质——学习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创设情境”时利用精美图片展示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布艺制品,让学生重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欣赏激趣”环节利用实物欣赏民间布艺制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从民间工艺品的造型、色彩和装饰方面汲取营养。
“感受材质”时让学生把布和其他的材质进行比较,通过观察、触摸、挤压、拉扯、拆开等方法对布料的特点进行较全面的了解。
“学习指导”在造型和制作方法上加以指导。可通过对原材料方向的变换、原材料局部造型的改变等,设置几个小游戏,激发学生展开联想。
“创造表现”环节中我加强个别辅导和经验提示。
“交流评析”时大胆的表扬学生的想法,肯定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通过以上活动,大部分学生都有完成的比较好,有些想法很新颖,很独特。
美术教师教学反思篇3
?巨大的恐龙》这一课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我的计划是将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分别为绘画创作和陶泥塑造,本课为第一课时。
说起恐龙,孩子都比较感兴趣,特别是男孩子,他们从小就喜欢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有关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有利于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绘画创作。
为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一段视频直观地再现恐龙时代。通过观看视频短片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是分析恐龙的外形特征,这是本课的难点,这里我花的时间比较多,作了重点分析,比较它们的牙齿、头冠、头、尾巴、背等、这些为后面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教师演示这个环节,我是用一幅恐龙化石来再现恐龙,为后面的学生大胆创作做了示范,发挥学生想象力。教师当场示范及范作的出示能直观的让学生了解绘画步骤与用线表现的技法,是有利于学生绘画技法提高的。在评价活动中,我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说说“给作品取了什么名字?”“说一说自己的恐龙有哪些特色?”,“谁的恐龙画的最棒?”通过师生一对一答的交流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评析作品的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心中所想所感的勇气。
当然,在本课的设计和实践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学生带的恐龙玩具(资料)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没有进行准确适当的小结等等。这些问题都将成为我以后备课时思考的重点。
美术教师教学反思篇4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
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
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美术教师教学反思篇5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盘子的种类、形状和特点;通过对盘子的欣赏,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大胆设计和动手制作;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和学会对美的追求。
这一课我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盘子为基础,向学生展示了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盘子,如:陶盘、木盘、玻璃盘,塑料盘、挂盘等艺术品,使学生了解到盘子这一生活用品,通过装扮、描绘后变成了美丽的艺术品。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课一开始,首先出示一只没有任何装饰的白瓷盘(盘子),强调是圆形的盘子,再出示有花纹的圆形瓷盘。通过对比引出装饰后的盘子更让人喜欢,从而揭开了本次学习的主题《美丽的盘子》。接下来参观盘子展览馆,了解不同材料的盘子,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示范环节,让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掌握盘子的装饰方法。也轻松自然的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重点。圆形物的练习主要是中心花纹和花边的组成设计,为学生之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接下来,出示课件,不同形式的盘子图片欣赏等等,都是抓住低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多材料的运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努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因此,在创作时我让学生选者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而课的各个环节我积极创设宽松、和谐、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感受美、创造美。
反思不足
在这节课里,我感到不足的是一是导入的时候没有准备实物,如果用实物出示的话,给学生感观上的震撼是图片所无法达到的。二是没能很好地把握时间,作业评价环节,匆匆结束,没能给学生一个相互评价的平台。在评价环节中,其中一个学生自主往展台走来,让我措手不及,当时,我大脑海中出现了短暂的判断,上还是不让上,一个错误的决定就在几秒钟内诞生了。课后我回忆起这段,觉得自己应对教育机智是有待提高的。学生上台,如黄老师说的,这种行为其实教师应该要把握的,后来我设想,如果上学生上来是有非常多好处的:
一、对他的这种行为首先要给予肯定,他也能更好的在自己的作品前介绍。
二、如果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画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我因时间不足,而匆匆去结束学生的话语。没有很好的做到尊重学生的的主体性。
上好美术课,只有在不断的自我总结、自我反思中日益完善起来。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让艺术丰富孩子们的生活。
很感谢这次新教师公开课活动,它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明确了新的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去学习。我也将以更积极更热情的态度投入到教学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