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范文网 >教师总结

幼儿园科学教案5篇

在制定一份教案的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定都有所加强,教案在撰写的时候,教师务必要强调文字表述规范,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科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科学教案5篇

幼儿园科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2、尝试用各种办法让各种船浮到水面上;3、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设计理念:由于幼儿天生就爱玩水,为此本着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条件的理念,设计这节在水中玩船的,以游戏形式进行探索的活动。

教学准备:1、七种(七种以上)质地不同、补救方式不同的沉船;2、辅助材料:泡沫、塑料、纸、卫生筷、铁丝、透明胶、皮套,盐;3、潜水艇模型。

教学过程:

1、出示潜水艇模型。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潜水艇是做什么用的?

---潜水艇是怎么在水里走的(进行演示)

2、探索做小实验

---出示七种质地不同的船,可这么多人就七只船怎

么办?让幼儿感受合作,并提醒不抢、互相谦让。

---老师和幼儿一起玩(请幼儿自己选择一个伙伴,

两个人一起选择一种船去玩)

---你们发现什么问题?(这些船都沉到水底)

---船在哪儿走?一起想办法让船都浮到水面上,

---幼儿探索,教师引导,

3、再探索、留作业

---拿出胡萝卜做的小船,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办

法让胡萝卜船浮在水面上的?出示盐,把盐放入

水中,让船浮上来。

---回家后你可以跟父母再探索,一起再试试。

幼儿园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光源的强弱影响影子的清晰度。

2.初步探索光源与物品的距离对影子的影响。

3.用语言描述实验结果。

重点难点:

了解光源的强弱影响影子的清晰度。

活动准备:

各种强弱不同的光源、白墙、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幼儿猜测通过实验体验不同强弱的光源。

1.分享各种可充当光源的物品。

你们带来了什么能发光的东西?介绍一下吧。

2.比较各光源的强弱。猜猜看哪种光源比较强?哪一个比较弱?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这样。

二、将幼儿分组,引导幼儿探索光源强弱对影子的影响。

1.幼儿猜测光源强弱对影子的关系。

2.幼儿自由分组实验。

三、老师实验,与幼儿分享实验结果。

1.每组一位代表说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光源强的时候,影子怎么样?光源弱的时候,影子又怎么样?

2.老师再来做实验,会不会和你们的结果一样呢?

四、老师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探究光源与物品距离对影子的影响。

1.同样是用太阳灯作光源照出来的影子,为什么有时影子大,有时影子小呢?

2.光源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变了,影子的大小、形状就会发生变化。光源和物体之间的距离越长,影子越小,距离越短,影子越大。

幼儿园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后,能产生静电的现象。

2. 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泡沫板、碎纸屑、塑料尺、气球、丝绸、手帕、手套、衣服、头发等。

活动过程

1.“变魔术”活动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用“神奇”的泡沫板吸起碎纸屑。

2..幼儿自由操作,引导幼儿想一想、试一试怎么做才能让泡沫板把纸屑吸起来。

3.教师示范泡沫板吸起纸屑。教师用泡沫板在衣服上擦呀擦呀,边做边说,纸屑起来吧!

总结:

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泡沫板在衣服上来回摩擦产生了一种电,叫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上来。

4.幼儿再次操作,体验操作成功的快乐。

分别请操作成功和不成功的幼儿操作示范。

总结:摩擦时时间要长一点,速度要快,就容易产生静电,吸起碎纸屑。

5.幼儿分组操作,尝试泡沫板、塑料尺和气球可以和哪些别的东西摩擦产生静电。

发现:泡沫板、塑料尺和气球跟丝绸、手帕、手套、衣服、头发摩擦都可以产生静电,将纸屑吸起来。

6.发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脱衣服时听到了滋啦滋啦的声音。梳头发时,头发被梳子吸起来。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里提供毛皮、丝绒、铁梳、木梳等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供幼儿继续探索。

幼儿园科学教案篇4

有益的学习经验:观察天空,感受到天空的广阔和神秘,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准备:望远镜

活动与指导:

1、晚上,带幼儿观察天空。

2、让幼儿拿着望远镜观看。教师告诉他们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并给幼儿讲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故事。

3、请幼儿想想牛郎星和织女星见面后都说些什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让牛郎星和织女星有更多的会面机会。

4、请小朋友看看天上的星星像什么?

5、告诉幼儿天空中有许多秘密,小朋友长大了可以做天文学家,去研究天空中的奥秘。

集体活动二 星星住在哪儿

有益的学习经验:知道星星离我们很远,感受到天空的神秘,增进好奇心。

活动与指导:

1、晚上天空布满了星星,你们知道星星的家在哪吗?它们离我们有多远?

2、教师讲解:宇宙大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里面有许多数也数不清的星星。星星离我们很远很远。比邻星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星,我们现在看到的比邻星根本不是现在的比邻星,而是4.22年前的比邻星,是它在4.22年前发出的光。而现在的比邻星,我们要过4年多才能看见。

3、天空中的奥秘多极了,你们长大了想不想到太空中找找星星的家,跟星星交朋友?

4、让幼儿说说, 自己长大后如何与星星交朋友。

幼儿园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发现图书中恐龙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知道图画书种不同的类型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3.认识化石并理解化石存在的意义

重点难点:

认识化石并理解化石存在的意义

活动准备:

图片《真的有恐龙吗?》,幼儿用书《真的有恐龙吗?》,有关挖掘恐龙化石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很久很久以前,恐龙在地球上生活,可是现在已经看不见它们了,既然看不见,我们怎么知道曾经有恐龙呢?

二、展示图片,先把图片的半边遮住,让幼儿观察局部的几张图,讨论图片中展现的某些动物的局部外形特点。

1.考古学家先会在地下发现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画上的这几张图。你们看看这些分别是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这只脚看起来像是什么动物的脚呢?

3.牙齿和嘴巴又像什么呢?

4.为什么画面中有鸵鸟和犀牛呢?

三、再将挂图种恐龙骨骼模型的部分呈现出来,请幼儿观察恐龙的骨架,发现刚才死的局部图在在整体图的什么部位。讨论模型的外形特点。

1.专家们把挖出来的话时都拼凑起来,形成了这样的模型,发现不是现在还存在的动物。你说说这个骨架是什么样子的?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红色虚线圈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它和现在的动物不一样?

四、播放恐龙化石的视频,让幼儿对化石及挖掘工作有初步了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最新7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沉与浮科学教案7篇

幼儿园关于电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

幼儿园沉与浮科学教案优质6篇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6篇

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模板6篇

沉与浮科学教案6篇

沉和浮大班科学教案参考6篇

沉和浮大班科学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678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